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4 -> 闽宁协作 山海情深 -> 要闻
张丹彤:跨越千里再续闽宁帮扶情
2024-10-26 08:02:26   
2024-10-26 08:02:26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今年6月,张丹彤再次主动报名,带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帮扶团队到海原县开展帮扶工作,除了帮扶团医疗队队长之外,他还有了一个新身份——海原县人民医院院长。

  “你4年前就到海原县医疗帮扶1年,能不能别再去了?父母都80多岁了,孩子在上大学,你走了家里咋办?”妻子对他第二次赴海原县帮扶不理解。然而张丹彤认为,自己有过帮扶经历,这次去能快速进入角色,还有更多需要救治的海原山区患者让他割舍不下。

  时间回溯到2019年7月,张丹彤主动报名带队参加宁夏海原县医疗帮扶工作。作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五批对口帮扶宁夏海原医疗队队长、海原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,他带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0名医疗专家队员跨越千里奔赴海原县,克服水土不服、医疗技术落后、专业人才少等困难,全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。

  当时海原县胃病发病率高,但影像检查发现率低,并且当地没有条件独立开展胃病手术。针对此种状况,张丹彤立即开展CT胃肠低张造影检查推广应用。一年时间,共检查近300个CT胃肠低张造影病例,开展影像专业授课25场次。他还将影像诊断融入胸痛中心和脑卒中中心建设,大大提升急危重症、疑难复杂病救治能力。

  在他的带领下,先后开展胃癌影像检查、甲状腺切除微创手术、无痛分娩等十余项新技术,并切实传帮带,变“医疗输血”为“医疗造血”,致力打造一支“带不走”的医疗队伍。海原县人民医院在临床诊疗、学习培训、科室质控管理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。

  今年,张丹彤再次来到海原县后,迅速进入角色。他和医疗团队通过闽宁协助和组团式帮扶,不断健全完善海原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、体检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,补齐肝胆外科、儿科、骨科、麻醉科、妇科等重点专科建设短板,帮助海原县人民医院完善制度建设和落实执行,实现医院“精细化”管理。

  “为了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,我们成立‘蜀葵花’志愿者服务队并面向社会招募,院领导、职能部门、帮扶专家、中层干部以及全院党员带头轮流做‘志愿者’导诊服务,目前已有134名职工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,用贴心服务换取群众对我们的信任。”张丹彤说。

  今年8月18日,海原县首例ERCP手术在该院成功实施。9月12日,海原县首例小儿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手术在该院成功实施……“张院长积极引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血透、妇产科、胃肠外科、甲状腺、ERCP等方面的专家来院开展疑难手术,先后开展30余项新业务新技术,开展多学科MDT联合诊疗,医院的临床医疗再上新台阶。”该院办公室主任刘小明说。

  优化资源配置为胸痛、卒中、创伤、危重孕产救治等六大中心建设提供充分保障,建立健全诊疗流程和管理制度,逐步开展中层干部竞聘制度和中层干部考核制度,制定创建三乙医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……在张丹彤的眼里,这些革新举措迫在眉睫,急需快马加鞭付诸实施。

  “我已经把海原县当作第二故乡,愿为解决当地群众就医难、看病远和看病贵竭尽所能,不遗余力。”张丹彤说。(记者 蒲利宏)

【编辑】:王小梅
【责任编辑】:于海